办公地址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焦家湾路260号天运小区A栋1002室

服务城市
中国
时间
周一 - 周五 9:00am-17:30pm
lzwd@gsidc.net.cn
24 X 7 在线服务

行业动态

为什么你努力工作,却总是赚不到钱?

  • 发布时间:2018-10-17 09:45:03
  • 发布者:lzwd
  • 浏览:0

01

5年前,我大学毕业,在一家媒体做记者。

 

每次去武汉采访,都会遇见记者王老师。当时他已经40岁了,每天扛着摄像机和脚架,跟一群85、90后记者跑活动、拍新闻,有些格格不入。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问他:“王老师,你干嘛要这么辛苦,这些小活动交给实习生不就好了?”

 

他回我:“哎,谁不想呢,可我还不是为了赚钱。”

 

我“哦”了一声,觉得他既敬业又努力。

 

后来,我离开原来的单位,跟他也几年不曾联系。

 

直到前不久,看到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人到中年,真是不容易。

 

我发信息问他:“怎么了?”

 

他说跟自己同一批进入报社的同事,不是做了报社的领导,就是转行去了企业,如今年薪少则三四十万,多则六七十万。


只有他,45岁了,依然拿着十万的年薪,住的是二十年前的婚房,车子开了十年没换过,儿子想要出国留学他囊中羞涩。

 

我很纳闷:“怎么会这样,你一直都很努力。”

 

他有些不好意思,半天才回复我,其实这些年天天扛着摄像机跑活动,并非自己有多敬业,而是为了拿“车马费”。

 

所谓的“车马费”,就是记者去参加政府、企业的一些活动,为他们宣传报道,活动方会提供三五百到一千不等的红包。

 

为了多一点收入,王老师无论大大小小的活动,都亲自扛着摄像机去跑。

 

而他的同事工作几年后,就把这些活动交给了实习生,自己潜心做深度新闻,不仅带出了新人,还升了职加了薪。

 

这让我很感慨。我们身边有些人,或许就是你自己,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可是最后算下来,五年存不下存款,十年得不到升职。到最后,自己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

 

前几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句话“整天工作的人,没有时间来赚钱”,终于有所领悟。

 

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太计较眼前的得失,反而会失去未来的大好前程。

 

在人年轻时,成长比赚钱更重要。赚钱是战术层面,成长是战略层面。有的人总是企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其结果肯定是战略战术都一塌糊涂。

 

说到底,不是我们肯不肯吃苦的问题,而是我们肯不肯思考的问题。


因为有太多的人习惯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却很少有人愿意颠覆过去的自己,实现一次次的跃迁。

 

就像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说的:“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02

股神巴菲特是很多股民的偶像,有太多人捧着巴菲特的传记,学习他的炒股方式,梦想成为第二个巴菲特。


可他们总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常常被割了韭菜。

 

巴菲特炒股最大的秘诀在哪里?或许要从他办公室墙上的一张照片说起。

 

这张照片上是一名正在打球的击球手,他叫泰德,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


他所奉行的原则是: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那些处在“甜蜜区”的球。所谓“甜蜜区”就是当球进入最理想的区域,这时击打拥有更高的击打率。

 

棒球比赛分两类击打者:一种是什么球都打,全力以赴,精疲力竭,却不一定取得好成绩;


另一种是只打高概率的球,放弃那些处于边缘位置的球,打得很少,成绩反而更好。

 

泰德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击球者,你要等待一个好球。”

 

巴菲特投资股票,跟这位击球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他有自己独特的投资哲学:只投资高价值、有护城河的公司,没有遇到合适的目标,宁可留着大把的现金在手里。

 

巴菲特曾说:“我能看见1000多家公司,但我没有必要每个都看,甚至看50个都没必要。”


他还说:“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圈子,就待在这个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外的事。”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智商很高,学东西很快,曾经在股市行情好时,靠买进卖出赚了一笔钱。


后来,他无心工作,索性辞了职,每天盯着股票走势,希望靠不停地买进卖出发大财。

 

最近再见到他时,发现他憔悴了很多,一问才知道,辞职后遇上了股市差行情,原来的那点小聪明完全不够用了,不仅亏了很多钱,还因为天天盯盘神经紧张,连脾气都越来越暴躁了。

 

看似巴菲特的投资方式更轻松,因为投的更少,赚的反而更多。但实际上,他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学习、钻研以及等待这些事上。

 

就如作家古典所说:“高手就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所谓的高手战略,就是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03

吴晓波,算得上是中国最有钱的财经作家。


他曾以750万的版税收入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五位,他名下有出版公司、新媒体公司以及投资公司,且有着不错的业绩。

 

这么有钱,应该很拼吧。

 

其实,吴晓波并不是工作狂,还常常告诉那些仰慕自己的人:“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无休止的赚钱是没有必要的。“

 

他曾说过自己的时间安排:


一年中,1/3的时间旅游、1/3的时间到各地演讲和调研,1/3待在家里写作。


写作也并非一天到晚写,而是朝九晚五,到了晚上就看韩剧、电影和打麻将。

 

为什么看起来不那么拼命,却坐拥财富与名望?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凡事不要从钱的角度看问题,而要从价值的角度看问题。

 

大学毕业后,他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做记者,不久后社里为工业组招募志愿者,许多记者不愿意去,吴晓波却报了名。

 

他主动请缨去调研全国著名大中型企业,虽然是又苦又累又不赚钱的活,但他在走访中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素材。

 

工作到第六年时,他开始写书,每年写一本,如《都市背影》、《农民创世纪》、《大智大愚吴先生》等,可大多数人连听都没听过。

 

吴晓波没有放弃,终于在2001年写出了《大败局》,一举成名。《大败局》写的是1998年前后倒下的10家著名民营企业,这要得益于他当年的走访调查。

 

几年后,为了寻求突破,他离开了新华社。


2004年,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访问学者时发现,很多美国人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非常陌生,甚至有不少负面的猜测。

 

他想到了写这么一本书,可他算了一笔账:写这本书需要搜集大量资料,采访当事人,总共需要4年,如果只能销售5万册,每本版税4元,最后赚20万元。这是一笔亏本生意。

 

可他还是决定要写,如果用钱去衡量,这是一个很傻的决定,但用价值的眼光去看,这是他对自己的一次下血本投资。

 

果然,他创作的这本《激荡三十年》大火,不仅获得了几百万的版税,还奠定了他在中国财经界的地位。

 

吴晓波在很多场合谦虚地称自己是一个财经作家,可他所做的事早已超越了一个作家的范畴。

 

他用自己的知识和眼界做投资,而投资又是一件复利的事,让他的财富快速增长。

 

吴晓波的经历恰好验证了一句话: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最聪明的投资是投资未来。

 

04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很刻苦,很努力,勤勤恳恳加班,兢兢业业工作,可即便如此,依然在原地踏步,不用几年时间,同龄人之间的收入就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

 

这其中,差的不是刻苦程度,而是眼光和认知。

 

作家宗宁在《格局逆袭》中说:“普通人想要逆袭,时间可能是唯一的投资物。但最怕的是,有的人只花了时间,却没有形成积累。“

 

作为普通人,如果你想要年入10万,只需要付出简单的脑力劳动甚至体力劳动就可以达到;

想要年入30万,需要一些专业以及特有的技能;

想要年入100万,需要的是不仅是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把握住风口;

而那些年入1000万的人就更厉害了,他们不仅要努力,需要有所选择,还得拥有公司化运营的能力,持续积累资源和优势,最后等待一个行业的风口并抓住它。

 

所以优秀的人并不是比我们更刻苦,而是比我们更有远见和前瞻性。

 

当然,也别太着急,谁不是脚踏实地,从一件件小事开始做起。只希望,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带有成长性。

 

就如古典老师在《跃迁》一书中说的,每个人都要面对未来,但别急着去做,先自己三个问题:

 

我今天做的事,机器能做吗?

我今天做的事,会被外包吗?

我今天做的事,明天会做得更好吗?

 

问完之后再去做,好过于急哄哄干完后才发现意义甚微。

 

从今天起,不再埋头苦干,而是常常抬头看看远处,不再过于计较眼前的得失,多想想未来的价值。

 

那些懂得投资未来的人,才是真正忠于现实的人。


声明: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把此文扫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