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址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焦家湾路260号天运小区A栋1002室

服务城市
中国
时间
周一 - 周五 9:00am-17:30pm
lzwd@gsidc.net.cn
24 X 7 在线服务

行业动态

静教院附校校长张人利: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教师

  • 发布时间:2018-09-29 15:37:19
  • 发布者:lzwd
  • 浏览:0

“人工智能的一切都是人赋予的,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参与基础教育,但是永远无法替代教师。”张人利肯定地说。
张人利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在9月28日举行的第六届民盟教育论坛上,他作了《赋予信息科技灵动的教学生命》的主题报告。
第六届民盟教育论坛于9月27日-28日在上海举行。此次论坛由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民盟上海市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30个省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围绕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健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机制等问题直抒胸臆、建言献策。
张人利: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教师
张人利是上海市特级校长,曾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特聘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基地德育实训基地的领衔人。
他提出的“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教育理念、经验和做法,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关注,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张人利看来,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教学的消费者,也是创造者。
“人工智能的一切都是人赋予的,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参与基础教育,但是永远无法替代教师。”张人利说,在未来幼儿园、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的习惯、态度、兴趣方面,教师的教育极为重要。教师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绝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教育是一种情感,是人格的影响。
在信息科技影响教学的具体实践方面,张人利表示,课堂教学转型后,信息科技应用于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学评价。而学生个体学业评价的变革则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目前上海采用的学生个体的学业评价体系,是适合小学生的“等第制”。
此前,上海在推进信息科技应用教学试点班时,曾受到许多家长的反对。对此,张人利认为,信息科技进入教学领域的洪流不可阻挡,但要通过管控,将信息科技对教学的负面影响缩至最小。
任友群:要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在此次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也谈到了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未来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任友群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全球化视域下的未来学校变革》的专题报告。
进入全球化3.0时代,学校教育也同样受到信息化的深刻影响。任友群指出,在新自动化的冲击下,许多工作会被AI替代,职业的重组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
他说,中国教育中,知识学习占据了太大比例,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应从教授知识转向提升学习品质与效能,培养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然而,从知识技能到核心素养的转化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迈向2035的中国社会信息化的程度将更高,各类教育的形态也将因之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任友群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导,展示了需求侧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从顶层设计、学校管理到教研、师训、评估系统、教学工具以及个性化应用,他结合自己在上饶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分享采用智慧校园软件、远程教研联盟网络、同步课堂等信息化手段破解师资和课程困局的经验。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任友群说,全球化视域下的未来学校变革既需要固本,更需要创新,教育信息化将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徐晓阳

把此文扫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