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址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焦家湾路260号天运小区A栋1002室

服务城市
中国
时间
周一 - 周五 9:00am-17:30pm
lzwd@gsidc.net.cn
24 X 7 在线服务

巴曙松教授在线问答:互联网+保险,BAT都在做些什么?

  • 发布时间:2018-08-23 09:39:11
  • 发布者:lzwd
  • 浏览:0
  • 评论:0

 

编者语:

科技的发展与赋能正带给保险业诸多改变,BAT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其中,为保险业的发展助力,这些互联网巨头为何争先恐后地布局保险业务?请看巴曙松教授就此问题带来的专业解读。敬请阅读。

回答人/巴曙松

目前,中国的一些互联网龙头企业已相继通过设立、投资等方式加速进军保险业。迄今为止,互联网巨头拥有的保险公司或中介牌照已超10个,互联网保险竞争趋于白热化。

目前看,其进军保险行业的一般路径大概有三条:一是自己申请牌照,二是收购牌照,三是和保险公司进行渠道、产品端的技术合作。

互联网企业开始争先恐后地布局保险业务,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保险与科技双向融合是未来保险业发展大趋势。近年来,保险公司通过发起设立全资科技子公司、认购互联网科技公司股份、设立专业科研团队等形式逐步向科技行业渗透,进军科技已成为保险业“潮流”。互联网科技技术创造的生产力显而易见,互联网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在全链条赋能,包括进行渗透性更强的品牌宣传、提供更加优质的客户服务,以及在销售端的尝试。以此同时,在保险公司向科技业务延伸的同时,互联网科技公司同样瞄准了保险科技的向好前景,保险管理风险的这一根本属性,在互联网诸多场景应用中有着很广泛的需求,这为互联网科技公司进军保险领域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部分互联网科技公司也选择入股保险公司以谋求在保险市场的话语权,使其科技优势落地。

此外,在业务层面,也有部分科技公司推出针对保险市场的科技技术,进行业务合作。

二是巨大潜在市场需求及分享未来行业利润蛋糕是互联网龙头企业布局保险重要动力之一。2016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为2,347亿元,同比增长5%。中投顾问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将达到3,53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87%,2022年将达到8,310亿元,国内保险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而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保险业越来越体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清晖智库则预计10年后中国的互联网保险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自然会吸引了投资人、传统企业,互联网以及金融集团的更多的关注,纷纷申请成立保险公司,抢占中国未来保险业万亿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保险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和净利润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保险行业的整体环境逐渐趋向于平稳,投资收益率逐渐走高,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依托于自身业务结构和用户规模,入局保险行业成为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是构建互联网保险生态带动产业协同效应现实需要。互联网保险生态是保险公司通过产业链延伸服务的形式,借助互联网科技形成数据提取和处理的内生机制,以数据循环为基础,实现网络协同和产业扩张的商业模式。慧择保险网研究指出,互联网资本更多是看中保险在主业中的拼图作用,保险业务的充沛现金流带来的融资便利,此外保险产品的“场景”衔接带来的产业扩张及协同。例如,腾讯通过微信等交互流量渠道进行保险版图扩张;阿里则以电商场景为优势,在开发退运险等产品中促进产业协同。

四是在严格的牌照管制下,保险牌照成为市场稀缺资源,获取保险价值突显。当前国家监管部门对保险牌照审批的持续收紧,从近期监管审批和牌照发放情况看, 2017年仅有32家保险机构获批。其中,保险经纪公司20家,保险代理公司11家,保险公司1家。从业界观点看,注册地空白地区或有显著行业特色公司,监管会倾向于优先审批。因为这更有利于甄别出真正想做好保险的有比较优势的资本。

当前整个保险市场的生态正在发生改变,一些拥有海量生活服务信息的互联网公司,拿到保险牌照以后,可以开发保险产品与场景应用相结合,实现对流量资源的深度挖掘,先行者或将优先受益,并借流量等优势重塑行业格局。

五是互联网技术嫁接保险业务,资源、技术和场景俱全。互联网巨头齐聚保险行业,背后拥有的天量用户群体和互联网技术,将为保险行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巨头拥有互联网入口资源,以及大数据、云计算、LBS 等方面的技术,预计未来业务方向将会是结合互联网生态和场景的新型保险。在保险产品形式和保险商业模式上,它们尝试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进行精确的用户画像,从而改变传统保险业产品形式粗放、僵化,无法更好匹配用户随时随地个性化需求的困境。